电动两轮车和三轮车。(2W&3W)
印度、中国和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国家是最大的两轮和三轮车国家(2/3W)1全球市场。
2023 年,这些市场中的 2/3W 销量(包括电动和 ICE 动力系统)分别达到 1900 万辆、1700 万辆和 1400 万辆。
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和泰国是东盟国家中最大的市场。
2/3W 销量远远超过轻型车销量,凸显了它们在该地区的重要性。同样,印度的 2/3W 数量为每 1000 人拥有 157 辆,而乘用车仅为 35 辆。
尽管 2/3W 市场总体规模较小,但 2/3W 在拉丁美洲和非洲的日常客运和商业运输中也发挥着关键作用。
因此,2/3W 电气化是这些地区实现交通脱碳和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一个有希望的杠杆。
2023 年,全球电动 2/3W 的销售份额仅为 13%。
而从存量份额来看,2/3W 代表了电气化程度最高的公路运输领域,其中约 8% 的 2/3W 为电动。2023 年,中国销售的电动 2/3W 最多,2/3W 销售额中超过 30% 为电动(低于 2022 年的约 50%),其次是印度(8%)和东盟国家(3%)。
由于中国销量下降,全球电动两轮车销量继续下滑,
但亚洲其他地区的销量保持稳定增长。
2023 年,全球电动两轮车 (2W) 市场萎缩 18%,延续了 2022 年的下行趋势,这几乎完全是由于中国疫情相关限制措施带来的供应链挑战。
全球范围的下滑主要是由于中国 25% 的降幅所致,中国仍占据全球电动两轮车销量的绝大部分。中国电动两轮车市场的低迷可以用 2022 年零新冠政策导致的持续供应链中断来解释。
全球电动 2W 销量下滑掩盖了印度市场和部分东盟国家不断扩大的稳步增长。然而,与占全球销量 78% 的中国相比,它们仍然相形见绌。
2023 年中国售出近 600 万辆电动 2W,而印度为 88 万辆 ,东盟国家为 38 万辆。
在全球第二大电动 2W 市场印度,2023 年的销量与 2022 年相比增长了 40%。
印度电动 2W 市场由五大国内制造商 (Ola Electric、TVS Motor、Ather、Bajaj 和 Ampere) 主导,占销量的 75% 以上。
印度的快速增长得益于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例如 FAME II 措施,该措施于 2019 年首次推出,作为一项为期三年的购买激励政策。
FAME II 将于 2024 年 3 月 31 日结束,最初将由一项新的为期四个月的补贴延长计划取代,称为电动汽车促进计划 (EMPS)。
该计划于 2024 年 3 月宣布,将拨款超过 49 亿印度卢比 (近 6000 万美元) 用于补贴电动 2/3W 的购买。
EMPS 旨在支持推出 372,000 辆配备锂离子电池的电动 2/3W,弥补 FAME II 计划与未来潜在的电动汽车补贴之间的差距。
其他政策,例如 PLI 计划下的供应方激励措施、商品及服务税 (GST) 和地区运输办公室 (RTO) 退税,以及印度的“Go Electric”运动,均有助于提升电动 2W 的普及率。
为了说明最新补贴计划的效果,2023 年,电动 2W 的销售加权平均价格(扣除补贴和退税后)比 ICE 同类汽车低 15% 以上,尽管前期购买价格平均仍高出 30% 左右。
从 TCO 的角度来看,电动 2W 的节约潜力更具吸引力。尽管 EMPS 计划提供的补贴少于 FAME II,但 2024 年购买的电动 2W(假设销售加权平均价格为 2023 年的水平)拥有 5 年后将比同期的 ICE 同类汽车便宜 40% 以上。
尽管 2023 年销量下降至 25 万辆,但越南仍然是东盟国家中最具活力的电动 2W 市场,占 2W 销量的 9%。
东盟国家的特点是,与其他类型的 2W 相比,踏板车的份额更高,而且配备铅酸电池的车型份额也很高,占 2020 年电动 2W 销量的 68%。
越南电动 2W 市场由少数本土制造商主导(如 VinFast、Pega 和 Dibao),他们的整体制造生产能力超过了当地的国内销量,因此有能力出口到其他东盟国家市场。
此外,印度尼西亚正致力于增加其国内电动摩托车制造,拨款 4.55 亿美元补贴,以达到 80 万辆新的电动摩托车销量,同时改装 20 万辆传统摩托车。
土耳其是亚洲以外的第一大市场,其次是法国、荷兰、意大利和西班牙。
中国、印度和所有东盟国家在电动 2/3W 销售方面仍远远领先于其他所有地区,而其他地区合计占全球销售的不到 5%。
全球销量持续增长,印度超越中国成为电动三轮车最大市场!
在全球范围内,三轮车 (3W) 市场在 2023 年增长 13%,销量达到 450 万辆,其中 21% 为电动汽车,而 2022 年这一比例为 18%。
2023 年售出近 100 万辆电动 3W,比 2022 年增长 30%。市场高度集中,中国和印度合计占所有电动汽车销量的 95% 以上和传统 3W 销量的 80%。
印度在 2023 年超过中国,成为电动 3W 的最大市场,销量超过 580,000 辆。
由于政府的财政激励措施以及随之而来的电动 3W 拥有成本的降低,印度的销量比 2022 年增长了 65%。2023 年中国销量下降 8% 至 320,000 辆,使该国成为第二大电动 3W 市场。
尽管中国政府努力禁止在低速电动汽车中使用铅酸电池技术,并鼓励向锂离子技术转型,但中国市场上铅酸电池的销量仍然很高,因为人们担心如果铅酸电池回收不当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由于前期购买价格低廉,铅酸电池供电的 3W 电动车仍然是印度和中国农村地区广泛使用的运输技术。
在印度,它们的市场份额估计在55% 到 98%之间。
随着 2024 年 EMPS 补贴计划的出台,锂离子电池预计将继续在印度 3W 市场占据一席之地,该计划的具体目的是降低配备先进电池化学成分的车型的购买价格。
2023 年,在印度,尽管前期价格比汽油车高出 55%,但平均电动 3W 车型(自动人力车)在使用 8 年后,其拥有成本要低 50% 以上,即使没有补贴,其拥有成本也低 40% 以上。
即使考虑到最具成本效益的天然气 ICE 3W,电动车型在购买后 2 年后即可实现 TCO 平价,并且在 8 年的使用寿命中可节省约 40%。
补贴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如果没有补贴,TCO 盈亏平衡点只有在 4 年后才能达到。
电动轻型商用车
2023 年,每 25 辆轻型商用车中就有一辆是电动汽车,紧随乘用车的发展步伐。
2023年,电动轻型商用车(LCV)市场继续增长。全球电动 LCV 销量增长超过 50%,销售份额增长至略低于 5%。
作为最大的两个电动轻型商用车市场,中国和欧洲在 2023 年的销量大幅增长,这是轻型商用车(包括电动车和内燃机车)销量增长的大趋势的一部分。
在中国,电动轻型商用车销量超过 24 万辆,而在欧洲,电动轻型商用车市场增长了 60%,达到近 15 万辆。
随着电动轻型商用车市场的成熟,多家 OEM 厂商宣布推出新款电动车型并建立新的合作伙伴关系。
其中一些新车型专为小众商业活动而设计,例如B-ON Pelkan电动送货车。起亚与 Uber 合作,宣布推出模块化货车设计,车身可根据活动从往返运输切换到最后一英里送货。
2015 年至 2023 年间,新型轻型商用车的平均续航里程增加了 55%。
例如,2015 年最受欢迎的两款电动轻型商用车(日产 e-NV200 和雷诺 Kangoo BEV)的续航里程约为 170 公里。
相比之下,2023 年两款非常受欢迎的车型(现代 Porter 和福特 E-Transit)的续航里程要长得多,在 210 至 260 公里之间。尽管续航里程有所增加,但扩大电动车队的公司仍呼吁提高续航里程标注的准确性。
韩国是唯一一个电动轻型商用车普及速度快于电动乘用车的国家。
在韩国,现代 Porter 和起亚 Bongo 是唯一在售的电动轻型商用车车型。
这两款车均由当地制造商生产,似乎特别适合韩国轻型货运市场,该市场的特点是行驶距离较短。
与内燃机车相比,这些车型的价格也更具吸引力:例如,起亚 Bongo 3 EV 的售价约为 25,000 美元,其中包括7,700 美元的补贴。
报告说明:
在本报告中,两轮车是指最高时速至少为 25 公里/小时且符合UNECE L1 和 L3 等级定义的车辆。这不包括电动助力自行车和低速电动滑板车等微型交通工具。三轮车的定义与 UNECE L2、L4 或 L5 等级一致。
参考资料:《IEA:Global EV Outlook 2024》
免责声明:以上部分图片素材及参考资料来源于网络,由思想集品牌咨询( Promind )团队整理并编撰,转载请注明出处。(若图片或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阅读更多相关内容
发掘您的品牌潜力!